中国富二代性侵50名女性事件,已经轰动全英

前段时间,英国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性侵案件。
27岁的中国博士生邹某豪,因涉嫌性侵10名女性,面临28项罪名指控。
其中包括11项强奸罪,三项窥淫癖罪、十项持有极端色情图片罪、一项非法拘禁罪以及三项持有管制药物罪 。

就连负责调查此案的首席警探都表示了震惊:
“28岁的邹某豪可能是英国有史以来最猖獗的性犯罪者之一。”
此外,警探还表示在6月19日判刑时,邹某豪将面临“极其漫长”的监禁。
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英国首席警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,邹某豪的性侵行径,可能不止现在的10名女生。
极大可能,高达50人。
截至目前,调查还未停止。
警方希望更多潜在受害者能够勇敢站出来,揭露事情真相。
这样做是为还受害者一个公道,也是为了让恶魔受到该有的惩罚!
这起性侵案件,也引发了很多人思考。
为何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会沦为罪犯?受害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卸下的防备?

翻开邹某豪的履历,你会发现他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男人。
2017年9月,邹某豪远渡重洋赴英国求学。
最初,他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攻读本科课程。
后来凭借自身努力,成功转入伦敦大学学院(UCL)攻读硕士学位,并在2021年继续深造,开始攻读博士学位。
UCL工程学博士,仪表堂堂,穿名牌戴名表,住的也是高级公寓。

打开他的朋友圈,分享的都是各种跟学术有关的东西。
偶尔分享打卡的高档餐厅,再加上富裕的家世背景,这都为他镀上了一层完美的光环。
更具有迷惑性的是,邹某豪利用交友软件或者线上平台结识女性。
有女孩第一次去他的公寓,两人也是探讨学问,没有任何出格行为。
他更是同学朋友眼中的学霸,亲人眼中的骄傲。
谁能想到,在这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,隐藏着的竟是一颗无比丑恶、扭曲的内心。

2023年5月,一位女孩勇敢站了出来。
她向警方报案,指控自己在邹某豪的公寓被灌下大量酒精后遭到强奸。
为什么那么多受害者女性,只有这位女孩站了出来?
这是因为,这位女孩并不觉得邹某豪很有吸引力。
两人相识时间大概是2023年5月。
他们是老乡,当时邹某豪主动添加她的联系方式,之后经常联系她喝酒吃饭。
那段时间,女孩学习压力很大,忙于考试,就一直在拒绝他。
时间来到5月18号,女孩压力太大,想要放纵一下。
这时邹某豪约了她,她就去了。

女孩万万没想到,到了聚会场地,邹某豪就开始以各种理由灌她酒。
喝了没多久,就开始发晕。
她以为自己醉了,实际上喝的是掺了迷药的酒。
神志不清之下,她被邹某豪带回家侵犯。

事发后,她质问邹某豪,邹某豪不断称自己错了,是酒后乱性,还说自己很爱她。
邹某豪以为能够糊弄过去,毕竟过往的很多次,他都是这样糊弄的。
可万万没想,这次碰到了“硬茬”。
女孩完全不吃他这套,不仅报警,还把这件事曝光在网上。
曝光后,警方很快确认了另一位受害者女生的身份。
报警女孩跟这位女孩一对账,发现更多不对劲的地方。
她们将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警方,警方前去邹某豪家里调查。
调查之下,发现了令人脊背发凉的一幕。

邹某豪家中藏了摄像头,还有上百段的偷拍视频。

视频中的男子,与多名身份不明、处于昏迷状态的女性发生性关系。
这些女孩,多半都是中国留学生,而且是在失去意识下被侵犯。
有女孩没有完全昏迷,用中文向邹某豪表达身体不适,想要回家。
结果邹某豪更兴奋,不断推倒她,嘴里还叫嚣着:
“房子隔音很好,你就算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发现!”
接着,警方在邹某豪公寓里发现了使人昏迷的药物。
他的惯用手法就是将这些药物悄悄洒入酒水中,等到受害者女孩失去意识后,带回公寓施行性侵。
更恐怖的是,如此铁证摆在面前,邹某豪还能为自己辩驳。
在法庭上,他对检方的指控几乎全盘否认,声称录像中的性行为均是双方自愿。
对于性侵,他给出的解释是受色情片影响,还将女孩的尖叫和反抗,形容成是在“角色扮演”。
对于与沉睡中的女性发生关系,他给出的解释是自己失眠。
对于未经女性同意拍摄性视频,他给出的解释是习惯拍摄与性伴侣的性行为,还说这些照片都是在征得她们同意的情况下拍摄。
无论法官怎么问,他总有理由。
看到这里的时候,无数网友表示愤怒。
一个高知精英,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,仍然不见悔改之意,甚至想尽办法为自己的罪行开脱。
这副丑陋的嘴脸,彻底撕开了人们对精英滤镜的虚伪面纱。

这事儿扒开了三层人皮,每一层都渗着血。
?第一层皮叫“学霸滤镜”。
?多少姑娘栽跟头,就栽在“高学历=高素质”这个天坑里。
邹某豪朋友圈晒论文、张口闭口人工智能,租着月租三千英镑的公寓,手表能顶普通人一年学费。
这些金光闪闪的标签往身上一贴,任谁看了不得夸句“别人家的孩子”?
可现实啪啪打脸——会读书的也可能是禽兽,实验室里做数据的手,转眼就能往酒杯里下药。
咱得醒醒了:
学历过滤得了分数,过滤不了人性。清华教授性骚扰学生、哈佛博士杀妻分尸的案例还少吗?
下次再遇上这种“精英”,别急着星星眼,先看他怎么对待服务员、怎么聊前女友、醉酒后会不会动手动脚。
真正的教养在细节里,不在学历证书上。
?第二层皮叫“老乡陷阱”。?
邹某豪专坑中国留学生,这招太毒了。
人在异国,看见黑头发黄皮肤的都觉着亲,更别说还是同乡。
他拿老乡身份当鱼饵,今天说“帮你改论文”,明天约“家乡菜聚餐”,卸防备卸得自然。
有个受害姑娘说:
“他说话带老家口音,聊起小时候常去的公园,我当时就觉得遇见亲人了。”
可正是这种“自己人”的错觉最要命。
2019年加拿大破获的留学生性侵案,60%施害者都是同胞;去年悉尼大学统计,80%被性骚扰的中国学生,施暴者都是中文社交圈里的人。
坏人脸上不刻字,越是打着“老乡”“学长”旗号套近乎的,越要多个心眼。
记住:真帮你的人不会半夜约你喝酒,正经聚会不会只喊你单独上门。
?第三层皮叫“完美受害者妄想症”。?
最让人心堵的是,很多姑娘受害后第一反应是自我怀疑:
“是不是我穿短裙了?”
“不该答应去他家”。
邹某豪吃准了这种心态,每次作案都精心设计——先正常约会两三次,等女生觉得“这人挺正经”才下手。
有受害者被他拍了不雅视频,反被威胁:
“你说出去别人只会觉得你骚。”
但咱们得把话撂明白:
受害和你怎么穿、喝没喝酒、去没去他家,半毛钱关系没有!
加拿大有个判例说得好:
“同意共处一室不等于同意上床,同意接吻不等于同意脱衣服。”
2022年英国新修订的《性犯罪法案》更明确规定:
只要女方处于醉酒或服药状态,法律直接视为“无同意能力”。
?说几个保命实操指南,比鸡汤管用:?
第一次见面死守“三不”:不去对方家、不喝离开视线的饮料、不透露住址。
提前和闺蜜约好“救命暗语”,比如“帮我浇花”代表危险。
万一中招,立刻买瓶装水漱口保留迷药证据,内衣密封留DNA,别洗澡! ?
但最要紧的是撕了“精英崇拜”。?
为啥邹某豪能横行六年?
因为所有人都在帮他打掩护:
导师觉得“我的学生不可能乱来”,同学以为“他那么忙哪有时间犯罪”,甚至警察最初接到报案时,都下意识觉得“顶级名校博士怎么会是强奸犯”。
看看牛津大学现在干啥——新生入学测“黑暗人格”,实验室监控直连警局。
越是聪明人越得防,毕竟高智商使坏,普通人十个脑子也玩不过。
最后撂句实在话:?
你的安全比礼貌重要一万倍。
遇上不对劲,抄起酒瓶就往人脑袋砸,把事情闹大!
而那些还没站出来的受害者,记住:
每多一个沉默的,就少一个坐牢的禽兽。
邹某豪案不是个例,而是一面照妖镜,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认知误区。
当我们学会不再用 “高学历”“ 高颜值 ”“高收入”给人贴标签时,类似的悲剧才可能不再上演。
请记住,从今往后,见着“学霸”先剥了皮再看瓤,会考试的也可能是畜生!